最新文章
 

“校级特色专业”—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
  李亚        2015-05-21        348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产、学、研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,面向IT行业应用打造特色专业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,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,加强课程体系建设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完善人才培养机制,以专业建设带动整个计算机学科全面发展。争取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,使本专业的专业教学改革、人才培养模式、科研成果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,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。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具体地说,包括如下几个方面:

1.师资队伍建设:采取引进、培养、外聘兼职的办法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、教学理论水平高、实践操作能力强、学术造诣深、勇于创新、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。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%以上,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%以上,“双师型”教师达70%以上。

2.课程建设:建设基础稳固、内容先进、面向应用的专业课程体系;与国内外IT企业深层次合作,探索出学生在校园内接触研发实战工作的课程模式,使毕业生能力和素质接近IT行业或软件外包对人才的需求。建成至少2门省级精品课程,8门校级精品课程。

3.实训基地建设:扩充专业实验室功能,建设一个能在软件、网络、多媒体、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进行学生专业技能实训、新技术培训推广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。同时,进一步增加与校外IT公司、培训机构、软件外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,建立更多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

4.产学研基地建设:与省内外IT企业深入合作,建设产学研基地,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,培养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、同时又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工程型师资队伍,同时加强社会服务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,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5.推行“个性化”培养方案: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,鼓励学生发挥特长,培养具有个性化创新创业、实践能力强的特长生。

(二)建设思路

1.建设一支高水平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

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,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在职称、学历、年龄、学缘等各个方面的结构科学、合理、优化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有计划、有重点的引进1-2名学科带头人、学术带头人、博士和实践技能性人才,增强教师队伍的教学、科研、应用开发能力,拓宽专业研究方向。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、培训,每年派送至少1-2名学术骨干教师到高水平大学访问、学习和研究,到IT企业参与项目研发。在科研方面学习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先进知识,从事相关科研课题,确立、巩固、更新专业研究方向;同时,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,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。聘请校外高水平专家、教授和企业工程师定期或不定期来校上课、开学术讲座。就师资队伍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实验室建设、科学研究等问题与本专业教师进行交流,促进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发展。

2.完善基于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

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软件工程、信息技术教育两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,最重要的是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,这是目前国内外IT企业、初等教育对本专业人才的主要需求。因此,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充分研究“原理-技术-实现”三者的有机联系,把现有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科学化、课程内容模块化,对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投入,增加学生自主学习、自主设计和自主创新的学习要素。在完善和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,与企业合作办学,开设与IT产业直接接轨的技术课程,建立以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、应用技术为核心的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。

3.扩展实验室功能,完善校内实训基地

进一步扩充和改善现有实验室功能,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,把实验室作为检验理论教学水平和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环境,实现实验室开放式运行和管理,将实验室建设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、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的校内实训基地。

4.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

与企业深入合作,申报以促进地区发展为目标的科研项目,从生产实际出发,组织整合科研队伍,增强教师的工程背景。同时与学生的实践教育相结合,把教学、科研与技术开发有机结合起来,建设能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、服务于教学科研的产学研基地。

5.突出素质教育,推行“个性化”培养

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加强知与行的辩证统一。支持和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学科兴趣小组,开展学生创新团队科技活动,实施本科生“导师制”,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,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。推行弹性培养方案,完善拓展奖励学分和课程置换办法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,培养具有个性化创新创业、实践能力强的特长生。

6.完善教学管理和专业自评估机制

不断梳理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健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,使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标准化和科学化。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,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,建立起一套符合本专业特点与实际的教学管理体系。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法,及时监控专业的建设情况,及时纠正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缺点,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,为专业的后续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条件和信息。建立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反馈机制,跟踪了解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性和发展后劲,及时了解市场、社会动态、时代需求,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,为在校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新的信息。及时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,完善人才培养机制,保证学生培养质量。


 

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】  【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】